重大利好!国家创新规划释放航天发展红利!
未来几年,我国重大航天任务密集,这些项目怎么布局?8月8日,国务院印发的《“十三五”国家科技创新规划》进行了清晰描绘。
《规划》明确了“十三五”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、发展目标、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。其中有多个项目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密切相关,值得期待。
载人航天
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、空间站试验核心舱,以及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;掌握货物运输、航天员中长期驻留等技术,为全面建成我国近地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。
图为“天宫二号”空间实验室,未来航天员将在里面完成空间实验工作。(央视新闻截图)
探月工程
突破全月球到达、高数据率通信、高精度导航定位、月球资源开发等关键技术。突破地外天体自动返回技术,研制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技术,实现特定区域软着陆并实现采样返回。
火星探测
围绕火星环境、地质等研究和生命信息探寻等科学问题,按照“一步实现绕落巡、二步完成取样回”的发展路线,到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,突破火星环绕和进入、着陆与巡视核心关键技术,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,开展火星全球性、综合性的科学探测,高起点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,实现我国月球以远深空探测能力的突破。
2015年11月3日,在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,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首度亮相,引起极大关注。(王旭 摄)
深空探测
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,实施世界首次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探测。2020年完成小行星、木星系、月球后续等深空探测工程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。
研制重型运载火箭
围绕深空探测、载人登月等大规模空间活动任务需求,研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百吨级重型运载火箭,2020年前突破10米级大直径箭体结构、500吨级液氧煤油和220吨级液氢液氧两型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等核心关键技术,确定合理可行的总体方案。
8月1日,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负责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燃气发生器-涡轮泵联动试验取得成功。图为试验现场工作照。
新型航天器
突破分布式可重构弹性空间体系与技术体制、分布式可重构航天器协同测控和能量传输等关键技术;加强超强性能航天器平台、可维修可重复使用卫星、空间机器人等技术研发;面向下一代新型空间系统建设,开发智能高品质新型卫星平台等。推进我国空间体系战略转型、空间探测新机制、空间技术前沿理论与自主核心技术发展。
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
完成天基和航空观测系统、地面系统、应用系统建设,基本建成陆地、大气、海洋对地观测系统并形成体系。
地球观测与导航
突破信息精准获取、定量遥感应用等关键技术和复杂系统集成共性技术,开展地球观测与导航前瞻性技术及理论、共性关键技术、应用示范等技术研究,为构建综合精准、自主可控的地球观测与导航信息应用技术系统奠定基础。
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
重点突破在轨服务维护技术,提高我国空间资产使用效益,保障飞行器在轨安全可靠运行。
“天地一体化”
推进天基信息网、未来互联网、移动通信网的全面融合,形成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。
8月6日0点22分,天通一号01星成功发射,这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发星。可提供全天候、全天时、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。(谢奇勇 摄)
智能制造和机器人
以智能、高效、协同、绿色、安全发展为总目标,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,研发智能机器人、高端成套装备、三维(3D)打印等装备,夯实制造基础保障能力。
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
重点研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、高温合金、先进半导体材料、新型显示及其材料、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、稀土新材料、军用新材料等,突破制备、评价、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。